作者:MetaEra
8 月 27 日,在「香港加密金融论坛」上,全球最大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币安(Binance)创始人赵长鹏(CZ)系统阐述了他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赵长鹏(CZ)重点围绕五个主题展开讨论:稳定币的演进与美元战略地位、RWA 的监管与流动性瓶颈、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潜力、加密资产财库(DAT)模式为传统投资者提供的投资新方向,以及 AI 与 Web 3.0 融合将带来的交易模式变革。
赵长鹏(CZ)的观点不仅体现了他对当前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更展现了其对数字金融未来格局的战略思考。这些见解对于理解加密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下根据赵长鹏(CZ)的现场观点整理成文,笔者尽可能保持 CZ 的原句表达。
赵长鹏(CZ)谈稳定币:从波动性「避风港」到美元全球化利器其实,我并非稳定币领域的专家,但币安平台承载了全球约 70% 的稳定币交易量,这使我们成为了行业内最重要的稳定币分发渠道。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稳定币的发展历史。最早的稳定币技术雏形是「Colored Coins」,这是比特币社区最早探索的「资产上链」方案。2014 年,USDT 由 Brock Pierce 发起,项目初期发展平淡,随后 Pierce 逐步退出,让位给了现在的 USDT 团队 Craig Sellars 等人,一直到 2017 年依然没有太大起色。
2017 年币安成立时,我们专注于币币交易,支持比特币兑以太坊、BNB 等交易对,但缺乏法币交易功能。这就产生了一个用户体验问题:每当比特币价格下跌时,用户只能将比特币提取到其他法币交易所兑换为法币,而这些资金是否会回流到我们平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同时,这也对用户体验极不友好。为了改善用户体验,我们决定支持 USDT,将其作为市场下跌时的「避风港」。当时,我们将稳定币理解为一种短期储值工具,因此支持 USDT 的决策相对简单 — — 没有签署复杂的合作协议、也不是战略合作,只是单纯地集成了这一产品。
这时,USDT 迎来了其飞速发展期:
首先是 2017 年后,币币交易所进入快速发展期,包括币安在内的众多平台都开始支持 USDT,推动了 USDT 的快速增长。
随后,USDT 又迎来了第二波增长动力:许多亚洲用户对美元有需求,但直接开设美元账户存在困难,USDT 为他们提供了替代方案。Tether 的盈利能力一直非常突出,由于面临美国监管压力和银行合作困难,他们一直保持相对低调。
2019 年,美国合规机构 Paxos 主动联系我们,提出合作发行稳定币的建议,于是有了后来的 BUSD。从 2019 年到 2023 年,BUSD 市值增长至 230 亿美元,期间我们投入资源不大,主要做了一些品牌支持和推广活动,比如「免费提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