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今日财经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比特币本位》3:逃离「通货陷阱」,回到「时间本位」
    2025-03-31 17:03:47 pv / 分享快讯

    撰文:Daii

    受 2 月份 PCE 数据不及预期影响,比特币价格跌破了 200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这一关键支撑位的失守,再次让市场情绪笼罩在「熊市」的阴影之下,见下图。

    面对价格回调、加息预期反复、短期波动加剧,很多人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又走到了周期的尽头?」

    但如果你愿意把目光从行情图表中稍稍移开,从一个更长期、更宏观的视角看待今天的比特币,你或许会发现:

    市场动荡,并不意味着信仰动摇;价格回撤,也不代表逻辑失效。

    其实,我们只是习惯了一种看似「正常」的秩序:钱由国家印、由银行管、由专家调控,通胀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可我们很少追问一个本质问题:当我们用被持续稀释的货币丈量时间、储存努力、规划未来时,我们究竟在信任什么?

    从太平洋深处那块无法搬动的石轮,到非洲殖民地的玻璃珠陷阱;从白银帝国的崩塌,到黄金在太空采矿与纳米技术下的困局;再到美元这场持续百年的「全球合法通胀实验」……

    这篇文章,将带你跨越文明、技术、金融与地缘的多个维度,看清一个不断重复的陷阱:

    真正的危险,从不是通缩,也不是通胀,而是我们误把「通货」当作了秩序本身。

    而当货币一次次在权力面前崩塌,我们是否有可能找到一个新的锚点?一个不依赖暴力、不依赖信任,仅靠时间与数学运行的价值系统?

    这个答案,或许正是比特币所指向的方向。

    1. 历史的回响:那些崩塌的货币帝国

    从石币到白银,从非洲到东方,从原始部落到帝国统治,几乎每一段货币兴衰史,背后都藏着一次信任的瓦解。而每一次瓦解都与一个指标——存量 - 增量比(Stock-to-Flow Ratio,简称 S/F)——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存量 - 增量比,这个指标在本文中将会被反复提及。

    1.1 什么是存量 - 增量比?

    简单来说,存量 - 增量比指的是某种资产已有的总量(存量)与每年新增产出的量(增量)之间的比值。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这种东西,要靠几年才能翻一倍」。

    比如:

    • 如果一种货币的存量是 10 万吨,每年新增产量是 1000 吨,那它的存量 - 增量比就是 100:1;

    • 如果一种货币的存量是 5 万吨,每年却可以增发 1 万吨,那它的比值就只有 5:1。

    这个数字越高,说明这种资产越「难得」;越低,说明它越容易被快速复制,也就越容易贬值。

    你也可以这样记住它的本质:

    本文地址: - 今日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今日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