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律动小工、kkk
稳定币「上岸」,美国加密金融的「天花板」被再次打开。
就在昨夜凌晨,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GENIUS 法案》和《CLARITY 法案》,让稳定币赛道有了「上岸的编制」,为整个数字资产行业定下了清晰的监管基调。白宫随后宣布,特朗普将在本周五亲自签署 GENIUS 法案。从此,稳定币不再是灰色地带里的实验品,而是即将被写进美国法律、由国家背书的「官方货币工具」。
几乎在同一时间,美联储、FDIC 和 OCC 三大金融监管巨头在几天前联合发布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美国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加密资产托管服务。华尔街的各个银行、机构都已按耐不住。
传统银行高举稳定币大旗作为全美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BoA)正式确认,该行已在积极筹备稳定币产品,并考虑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出。并表示「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仍在等待市场和监管的进一步明朗」。
「我们已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美国银行 CEO Brian Moynihan 表示,他们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将在适当时机推出稳定币产品,并可能与其他金融机构展开合作。
与此同时,美国银行还推出了一份名为《On Chain》的链上研究周报,明确将目光投向稳定币、RWA、支付结算与基础设施。《On Chain》的发布正值华盛顿关键一周,立法者正在审议 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和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监控法案,这些都有可能影响美国对稳定币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政策方向。
研究团队指出「比起炒作,我们关注的是真正能改变金融底层的架构」,并重点提及了以太坊有望在推动数字资产互联互通方面发挥核心作用。甚至还透露,他们已经在和 Shopify、Coinbase、Stripe 这些主流零售平台试点稳定币合作,目标就是让稳定币突破原来的玩法,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只要监管明朗,银行已经准备好接受加密货币支付。」美国银行 CEO Brian Moynihan 这么表示。
花旗银行也是一副「等风来就飞」的架势。
花旗 CEO Jane Fraser 明确表示,银行正在积极推进稳定币相关计划,并将其视为未来国际支付的重要基石。花旗押注稳定币,背后是全球跨境支付的反思:手续费高、到账慢。目前跨境交易的隐性成本往往高达 7%,而现有银行间网络在可用性与效率上也远逊于链上解决方案。而花旗的目标就是用稳定币搭建全天候、可编程的新支付轨道,让企业客户低成本高效率地把钱转到全球任何地方。
而作为币圈的「老熟人」,摩根大通这边的步子迈得更快一些。
6 月 18 日,摩根大通宣布将试点启动一种名为 JPMD 的存款代币,部署在 Coinbase 支持的 Base 区块链上。初期,该代币仅供摩根大通的机构客户使用,后续将在美国监管批准后逐步向更广泛用户群体及更多币种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