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伞 & David,深潮 TechFlow
9月1日,当市场的注意力和流动性都聚焦于特朗普的$WLFI 时,知名链上侦探@ZachXBT 又开始爆料了。
他曝光了一份海外 KOL 付费推广的表格名单,记录了多个英文区KOL在X平台上为加密项目做有偿推广的情况,涉及的账户不少,总付费金额超过了百万美元;而单条推文的报价,按照 KOL 的咖位从1500美元到60000美元不等。
ZachXBT 指出,这份名单里的 KOL,只有不到5个账号在发推广帖子时标注了“广告”字样,这意味着绝大多数 KOL 在社媒上公开发帖时,你并不知道这是一篇恰饭文章,还是纯粹的自发分享。
随后,另一位小侦探 @dethective 对这份原始表格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发现这些海外 KOL 在付费推广这件事上还有更多的花式玩法。
一人多号,赚项目方两份钱在 @dethective 的分析中,最先跳出来的一个问题是名单里有些钱包地址重复出现。
这意味着同一个钱包,可能对应着多个KOL账户,却在同一个项目上领到了两次甚至多次的推广费。
拿 @Regrets10x 和 @lynk0x 这两个账户举例。名单显示,前者为四个帖子收了8000美元,后者同样四个帖子却收了12000美元,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号的粉丝体量不同。
但他们的钱包地址一模一样:
EKvYizd7LqTmMj4QqmKsHm8wdg7TXzFoHHg664FdnhCRh
在交叉比对后,博主@dethective 发现不止这两个账户,全名单里有大约10个类似重复钱包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海外某些 KOL为了扩大影响力,用小号或关联号参与推广,却没换钱包地址,导致痕迹暴露;
但深想一层,没换钱包地址无论是出于懒还是疏忽,实际上都反映出了集群造势的情况,即同一个项目多号齐发帖更容易占据社媒的时间线和注意力,进而引发粉丝 FOMO 的情绪。
当然,被爆料的这两个 KOL 的账号,当事人也没闲着。
@lynk0x 在评论区否认收过钱,说 @Regrets10x 只是朋友,钱包共享纯属巧合。但 @dethective 很快甩出证据:
上文的这个钱包,从一个叫“Boop”的项目空投中拿了60,000美元,而要领空投,必须绑定X账户。这就等于间接证明了账户和钱包的控制关系,否认起来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Regrets10x 的回应则更随意一些,他没直接回答指控,而是说付费推广只要发帖时自己披露过就没问题;
吃饭接广无可厚非,适当的披露也有利于其他人了解发帖的动机和利益关系,一些更为专业的 KOL 往往也会在某个帖子的后面加一句“利益相关”或者“利益无关”。